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于中國天津市薊州區(qū),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xiàn)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獨樂寺雖為千年名剎,而寺史則殊渺茫,其緣始無可考,寺廟歷史最早可追至貞觀十年(公元636年)。獨樂寺占地總面積1.6萬平方米,寺內現(xiàn)存最古老的兩座建筑物山門和觀音閣,皆遼圣宗統(tǒng)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民國十九年(1930年),獨樂寺因相繼被日本學者關野貞以及中國學者梁思成調查并公布而聞名海內外。
獨樂寺為國家AAAA景區(qū)、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赐晏旖颡殬匪潞喗?,接下來和重慶旅行社一起來看看獨樂寺主要景點、獨樂寺門票、獨樂寺開放時間及獨樂寺交通信息。 獨樂寺主要景點
山門
獨樂寺山門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廡殿頂山門,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中間做穿堂,正脊兩端的鴟吻,造型生動古樸為,遼代原物。山門前兩稍間是兩尊遼代彩色泥塑金剛力士像,俗稱“哼”“哈”二將,后兩稍間是清代繪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畫。山門梁柱粗壯,斗拱雄碩,“升起”和“側腳”明顯。據(jù)說山門的牌匾乃嚴嵩所題。
觀音閣
主體建筑觀音閣是一座三層木結構的樓閣,閣高23米,因為第二層是暗室,且上無檐與第三層分隔,所以在外觀上像是兩層建筑。中間腰檐和平坐欄桿環(huán)繞,上為單檐歇山項。觀音閣內中央的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尊高16米的泥塑觀音菩薩站像,菩薩頭部直抵三層的樓頂。因其頭上塑有十個小觀音頭像,故又稱之為“十一面觀音”,菩薩面容豐潤、慈祥,兩肩下垂,軀干微微前傾,儀態(tài)端莊,似動非動。觀音塑像兩側各有一尊脅侍菩薩塑像,塑像是遼代的原塑,雖制作於遼代,但其藝術風格類似盛唐時期的作品,是我國現(xiàn)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觀音閣下層的四壁上滿是彩畫,為十六羅漢立像和三頭六臂或四臂的明王像,間繪山林、云、水和世俗題材畫。此系明代畫師之作,保存完好,畫面清楚,色澤鮮明。
壁畫
獨樂寺壁畫主要是指山門和觀音閣內的壁畫,山門東西兩側墻壁上繪制有四大天王形象,觀音閣四周墻壁上繪制有佛像、羅漢和供養(yǎng)人等形象。
韋馱亭
韋馱亭位于觀音閣北面,高約5米,寬約4米,是一座明代修建的攢尖頂八角亭,亭內韋馱像高約3米,威猛莊嚴,甲胄鮮明,持降魔桿。韋馱原為古印度婆羅門教天部神,在佛涅盤時,捷疾鬼盜取佛牙一雙,韋馱急追取回,后來便成為佛教中的護衛(wèi)天神。亭內韋馱像,身著盔甲,表情肅穆,雙手合十,懷抱金剛杵。據(jù)說韋馱的不同姿勢對于行腳僧而言有著不同的意義,只要看見寺內的韋馱像雙手合掌,表示寺廟里歡迎,路過和尚盡可大搖大擺進去,白吃白??;要是握杵拄地,表示寺廟不歡迎掛單和尚。
報恩院
報恩院始建于明,清乾隆年間重建,四合院式建筑,長約9米,寬5米,為明、清兩代僧人重要的禮佛場所。咸豐八年(公元1859年)仲秋,咸豐皇帝駕臨獨樂寺,應本寺方丈之請,為四合院題寫“報恩院”。“報恩”二字在此有二層含義:自乾隆十八年后,獨樂寺被辟為皇家禁地,該寺方丈皆為御封,報答皇恩,此為一義,二者:佛弟子懷恩四海,“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即: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
乾隆行宮
獨樂寺行宮,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又稱乾隆行宮,是清代皇帝去東陵謁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區(qū)僅存的一處行宮。行宮存有正殿一層,附屬建筑三間,現(xiàn)恢復回廊十四間,垂花門一座,使行宮獨立成院。乾隆之后的皇帝都來過獨樂寺行宮,并留下了大量贊美獨樂寺的詩篇,行宮內新增設的展覽,輯錄了12首清帝即興之作和與行宮有關的帝后嬪妃畫像17幅。
乾隆碑刻
乾隆御筆碑刻,共28塊,詩文107篇,是乾隆皇帝臨摹王羲之、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頫、董其昌、文征明、唐寅等名人書法,行草楷不同、大小字不等,或粗獷蒼勁,或圓潤秀麗,不僅是乾隆皇帝的書法真跡,而且是歷代書法大家作品的匯集,彌足珍貴。碑文又分御筆臨和御筆兩種,御筆臨有《艇子新浮水》(臨文征明)、《朝辭白帝》(臨趙孟頫)、《朱闌畫柱》(臨蘇東坡)等,筆法和神韻均堪稱一絕。御筆有《敖不可長》、《金剛四句》、《大學圣經(jīng)》、《秋興八首》等,或蒼勁挺秀、或行云流水。很多作品反映了乾隆皇帝受佛、道、儒思想影響所持的中和、平常的修身之道。碑刻現(xiàn)鑲嵌于行宮回廊內。
獨樂寺參觀導覽
唐代的建筑特點之一是擁有大大的屋頂,游客第一眼看到的寺廟的山門,就擁有非常大的屋檐,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廡殿頂山門。屋頂?shù)镍|吻龍尾翻轉向內,與明、清寺廟的鴟吻龍尾翻轉向外不同,為較早期的鴟尾實物。門上懸掛的“獨樂寺”三字匾額,相傳為明代奸臣嚴嵩手筆。山門內兩側遼代“哼、哈二將”彩塑,以及清代的壁畫都非常精美。
走過山門,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筑觀音閣,全木結構,沒有使用一枚釘子,為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木結構樓閣,抬頭注意屋檐底下,可以看到一層層靠挖出凹槽的木頭互相咬合的卯榫結構。觀音閣門上掛著的“觀音之閣”四字匾額,相傳為唐代詩人李白所寫。閣樓從外面看像兩層,內部其實有三層,上下層中還夾著一暗層。
觀音閣內有“鎮(zhèn)寺之寶”——我國最大的彩色觀音泥塑像,這座高16.27米的觀音像頭部穿過三層樓閣直達樓頂,頭頂上又塑出10個小頭像,被稱為“十一面觀音”??上КF(xiàn)在出于文物保護的需要,觀音閣樓上是不能去的,只能站在一樓瞻仰觀音像了。此外,觀音像兩旁和唐代仕女畫風格一脈相承的古老菩薩塑像,四周墻壁上精美的明代壁畫,都值得一看。
觀音閣后面是座八角亭子,名韋馱亭。韋馱亭后面是報恩院。報恩院的前殿彌勒殿里,彌勒和四大瘋僧寒山、普化、風波和濟公的塑像放在一塊,如獨樂寺這般布局、供奉菩薩的也算罕見了。報恩院后殿是三世佛殿,東西配殿分別是文殊殿和普賢殿。
不在獨樂寺中軸線上的建筑一個是在東邊的乾隆行宮,以前是清代皇帝去東陵謁陵途中小憩的地方,現(xiàn)在里面珍藏著28塊乾隆御筆碑刻。另一個是西北邊的展覽廳,展覽著一些薊縣的古代文物,讓游客進一步了解薊縣、獨樂寺的歷史。
獨樂寺南邊還有一座白塔寺,寺中白塔正落在獨樂寺觀音像目光的焦點上,白塔造型獨特,為中國和印度幾種建筑樣式的“混搭”。該寺距離獨樂寺僅300米,不妨步行過去一看。
每逢各菩薩生日、紀念日,獨樂寺會舉行法會。每年的春節(jié)以獨樂寺為中心,鄰近的幾條街道上會舉辦廟會,屆時有舞獅、高蹺、雜技等表演,還有出售風箏風車、面人剪紙、冰糖葫蘆、驢打滾等的手工藝小攤和小吃攤,非常熱鬧。
獨樂寺門票
獨樂寺門票37元,聯(lián)票50元。
獨樂寺開放時間
獨樂寺一年的開放時間有兩個:5月1日-10月1日開放時間為08:00-18:00;10月2日-次年4月30日開放時間為08:00-17:00。
獨樂寺交通指南
步行:在薊縣縣城,從薊縣客運站步行15分鐘可到鼓樓,即到獨樂寺;
公交:乘旅游專線11路在古街西口站下車可達,乘531路公交車在獨樂寺站下車可達。
以上就是重慶旅行社帶來的天津獨樂寺的相關旅游信息。獨樂寺在天津薊縣,始建于隋,在遼代重修,是目前僅有的三座遼代寺廟之一。這座寺的山門和觀音閣都是遼代舊物,十分珍貴,其他建筑是明清以后重修的。如果對寺廟文化感興趣,到天津旅游時一定不要錯過這里~ 重慶到天津旅游http://www.cap68.com/xianlu/tia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