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陜甘會館位于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qū)徐府街北側(cè),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開封的山西、陜西、甘肅三省的富商巨賈在明代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的府址上聚資修建而成,是清代山西、陜西、甘肅三省旅汴客商經(jīng)商、貿(mào)易、聯(lián)絡(luò)同鄉(xiāng)感情的場所,已有200多年歷史。其遺址為明代“開國元勛第一家”的中山王徐達府,是旅汴同鄉(xiāng)聚會的場所。2001年6月,山陜甘會館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會館為四合院式布局,面積達3870.29平方米,主體建筑置于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為照壁、戲樓、牌樓、正殿,附屬建筑位于東西兩側(cè),包含有左右掖門、垂花門、鐘樓、鼓樓、廂房、東西跨院等。布局嚴謹,建造考究,裝飾華麗。值得一提的就是館內(nèi)的雕刻和丹青,館內(nèi)遍布各種各樣的木雕、石雕、磚雕等,將佛教故事、傳奇人物雕制得惟妙惟肖,生動逼真,是我國雕刻藝術(shù)中的珍品,而各色的丹青彩繪極具民族特色,藝術(shù)價值不菲。看完開封山陜甘會館簡介,接下來和重慶旅行社一起來了解下山陜甘會館主要景點、山陜甘會館門票。山陜甘會館開放時間及山陜甘會館交通信息。 山陜甘會館主要景點
照壁
照壁,又稱樹屏、照墻、影墻,俗稱“影壁墻”,是中國建筑獨有的形式,其功能是建筑物前的屏障,擋住外人的視線。
會館照壁為一字形,位于會館中軸線的最南端,臨街而設(shè),沿街東西走向,高8.6米,長16.5米,厚0.65米,分為臺基、壁體和廡殿頂三部分,由青磚砌成,檐下全部以磚雕裝飾,是磚雕、石雕最集中的地方。照壁的背面也都有磚雕牡丹和回字紋框,框內(nèi)四角有四塊夔龍石雕,中心是石雕二龍戲珠,兩邊是陽雕的忠義仁勇四個字。
臺基為青石須彌座,高1.40米,是中國傳統(tǒng)的基座形式之一。須彌為古印度的音譯,意為妙高,是傳說中古印度山名,是人類所居世界的中心,日月環(huán)繞此山旋轉(zhuǎn),三界諸王依此層層建立,以須彌名座,取其穩(wěn)固之意。須彌座之上為照壁壁體,兩面皆砌有磚雕牡丹和回字紋花框,背面花框內(nèi)的不同位置砌有18條龍紋磚。四角用石雕“云龍捧壽”形成岔角。壁芯為石雕“二龍戲珠”圖案,該石雕內(nèi)為橢圓形,外為長方形,據(jù)說這與古人認識天體有關(guān)。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會館照壁璧芯的造型正是古人對“天圓地方”說的具體反映。從整體上看,壁體雄偉大方,頗為華麗。壁體之上是磚飾人物、花卉、山水、鳥獸、博古圖等,題材多樣、技法精湛。磚飾以上為廡殿頂,覆以綠色琉璃瓦。
廡殿頂,是中國古代建筑屋頂?shù)燃壸罡咝问?。其屋面可分前、后、左、右四坡,并分由前、后坡相交的一條正脊及前后坡與左右坡相交形成的四條垂脊,因此,廡殿又稱四阿頂或五脊殿。正脊為綠色高浮雕荷花脊,兩端均置龍形大吻。大吻又稱鴟吻,龍口大開,咬住正脊,它既有較強防水功能,也是正脊上主要的裝飾構(gòu)件。
照壁檐下是各種造型的花瓶、插花、囂爐、書函、畫卷、樂器等磚雕裝飾,這些圖案不僅裝飾性強,而且還是表達人們美好愿望和理想的吉樣圖案,由花瓶、幾案、蝙蝠組成的圖案,就寓意“平安是福”;菊花、鶴鳥和蘆葉的組成的圖案,則寓意“安居樂業(yè)”。由兩本賬冊組成的圖案,一本是翻開的,一本則是合著在此賬本下邊,就是說經(jīng)商要有兩本賬,一本明賬,一本暗賬,在此圖案的另一面同一位置雕刻的是一把精巧的小算盤,俗話說“算盤一響,黃金萬兩”,寓示錢財只進不出。
戲樓
戲樓又名歌樓,為舊時節(jié)日、祭祀、還愿、祝壽所用。戲樓楹聯(lián)寫道:“幻即是真,世態(tài)人情,描寫得淋漓盡致;今世猶古,新聞舊事,扮演來毫發(fā)不差。臺上笑,臺下笑,臺上臺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山陜甘會館的戲樓在“文革”中毀掉,現(xiàn)存的戲樓是將開封火神廟的戲樓移遷于此。該戲樓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分上下兩層,下層有一南北通道,供人通行,有行走演出兩不妨礙的功能。戲樓兩側(cè)有端門,但不常開,人們均從正門入。端門門樓木雕精美,色彩艷麗。戲樓東西兩側(cè)有臺階可直達戲臺。該戲樓是開封保存下來的唯一一座古代戲樓,甚為珍貴。
牌樓
牌樓正對戲樓的門洞,牌樓的正面題寫“大義參天”。會館的牌樓是為歌頌關(guān)羽的品德而建的。它位于中軸線之北部,拜殿之南面,為三間六柱五樓不出頭式,歇山頂。平面布局呈形,三柱一組,三角鼎立,呈雞爪狀,故汴城人士稱“雞爪牌坊”。這種特殊的平面柱網(wǎng)結(jié)構(gòu),增強了穩(wěn)固性。牌樓中樞高聳,左右次樓略低。主樓上部檐坡綠琉璃瓦覆蓋,正脊為牡丹花雕,中間置一方亭,兩側(cè)一獅一象,獅擁蓮臺,象馱寶瓶,形象逼真,瑰麗之至。正脊兩端的鴟吻,劍把上東書“日”、西書“月”。“日”表示智慧,“月”表示善心 。牌坊四角樓下的走馬板上,還分別繪制了“掛印封金”“刮骨療毒”“過五關(guān)、斬六將”等八幅關(guān)羽故事壁畫。
資料記載:牌樓明間面闊4.54米,次間面闊1.655米,明柱高約6.30米,徑0.48米,邊柱高約3.70米,徑0.385米,斗口寬0.06米,單材高0.075米,足材高0.125米。
牌樓背面懸掛“流芳千古”匾額。額匾四周為透雕“二龍戲珠”,做工精細。次樓花板上繪有八幅有關(guān)關(guān)羽的故事彩畫。牌樓之每角下面均有垂花柱,凡八根,分別雕刻石榴、佛手、葵果、蓮蓬、牡丹、荷花、花籃等。
明柱柱身下段各以三塊抱鼓石狀夾桿石將柱身外、前、后三面夾峙。抱鼓石表面浮雕“蒼龍行云”、“丹鳳朝陽”、“云鶴圖”以及“狄仁杰登山望母”、“白兔記”等圖案。
東西廂房
東西廂房,每側(cè)各有房間八間,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面五間、北面三間各為一整體。東西廂房均為硬山頂,灰筒瓦屋面,屋面正脊飾高浮雕青磚牡丹花脊,兩端置青磚鴟吻,垂脊為獅、吼、馬、羊、魚走獸,前坡明間上方均砌成“菱”形的黃色枋心,民間稱作“黃氣沖天”。東西配殿屋檐下邊額枋、斗拱、雀替、擋板、垂柱等,幾乎遍布木雕裝飾。木雕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舉凡山川樹木、花鳥蟲魚、亭殿樓閣、民間故事、人物傳說等無不入畫。
鐘鼓樓
山陜甘會館戲樓北側(cè),中軸線兩側(cè)分別為鐘樓和鼓樓。東側(cè)為鐘樓,西側(cè)為鼓樓。中國古代重鎮(zhèn)和規(guī)模較大的寺廟都設(shè)有鐘鼓樓。在中國古代城市中,因在樓內(nèi)設(shè)置鐘樓,按時敲鐘鳴鼓,向城內(nèi)的居民報告時辰,因此稱為鐘樓、鼓樓。山陜甘會館的鐘樓、鼓樓經(jīng)過戰(zhàn)亂水患后依然保存完好,因此彌足珍貴,而且這也是開封市唯一存在的同類古建筑。
山陜甘會館的鐘鼓二樓,均高12.14米,形式相同,平面皆為方形,均為重檐歇山式建筑,上覆綠色琉璃瓦,正脊為行龍花雕,兩側(cè)為鬼判系鏈。檐部額枋是一幅“關(guān)公斬蔡陽”木雕畫,雕刻人物栩栩如生,共有三層。第一層為磚結(jié)構(gòu),內(nèi)設(shè)置樓梯可達上層。第二層為木結(jié)構(gòu),是建筑物的主體,頂層為閣樓。西樓置鼓一面,東樓置鐘一口,為原來會館的實物。東側(cè)的鐘樓大門敞開,可以直接登樓,而西側(cè)的鼓樓則大門緊閉。進入鐘樓,沿木質(zhì)樓梯拾級而上來到二樓,一口碩大的鐘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這口大鐘為鑄鐵制造而成,約有一人多高,有一處破損,上面有八卦符,鐘上還有鐘紐為龍獸,傳說是龍生九子中的四子蒲牢,好鳴,故為之。明清時期,每天黃昏至次日晨要敲鐘108下,表示一年有十二個月,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此外,在民間還流傳著,敲鐘可消減煩惱,鐘聲長鳴以示神靈永存,保佑四方,吉慶瑞祥。
大殿
大殿是會館的主體建筑,也是木雕裝飾最集中、藝術(shù)成就最高的地方。牌樓由三進殿宇組成。前為拜殿,面闊三間,中為卷棚,后為大殿,皆面闊五間。三殿由天溝相連,構(gòu)成整體,總面積達540平方米。拜殿正脊裝飾雄獅寶瓶,上書“城圣大帝”四字 。大殿木雕分三部分組成,拜殿挑檐桁以至額枋寬1.7米,全部木雕裝飾,共分七層,內(nèi)容包括蝙蝠、云形透雕花紋、二龍戲珠、祥禽瑞獸、花草、圖案等。第一層小蝙蝠,俗話說:“蝙蝠,蝙蝠地是福。”第二層為云形透雕花紋,第三層為二龍戲珠。第四層是祥禽瑞獸,如鹿、馬、猴、羊、麒麟、大象、三羊開泰。第五層是花草組成的圖案,如荔枝、柑桔、仙桃、松竹、梅、蘭等。第六層更令人眼花繚亂。喜鵲鬧梅、鴛鴦戲水、青蛙臥蓮,還有蓉花、葵花、菊花、仙鶴等。第七層在寬約一尺的畫面上刻著醒目的二龍戲珠、鳳凰牡丹。鳳凰在牡丹花叢中振翅欲飛,蒼龍騰云駕霧,呈現(xiàn)著一派龍騰鳳舞、花枝斗艷的奇觀。卷棚內(nèi)額枋亦遍布彩畫,中央有一座石案,制作于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正面浮雕“八仙慶壽”,雕工精細。大殿灰瓦覆頂,綠瓦剪邊;殿內(nèi)朱柱矗立,柱礎(chǔ)四布。
山陜甘會館門票
山陜甘會館門票價格20元/人。
山陜甘會館開放時間
山陜甘會館開放時間有冬夏之分:夏季開放時間為8:00-18:30;冬季開放時間為8:00-17:00。
山陜甘會館交通
山陜甘會館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內(nèi)徐府街,市內(nèi)乘坐31路公交車至新街口站下車,東南方向走300米即到,或乘坐10路、4路公交車至鼓樓站后,北走560米即到。
以上就是重慶旅行社帶來的開封山陜甘會館的相關(guān)旅游信息。在開封滿大街都是仿古現(xiàn)代建筑的氛圍下,原汁原味的山陜甘會館反而顯得格外有價值。到開封旅游時,一定要去逛一逛~ 重慶到河南開封旅游http://www.cap68.com/xianlu/kai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