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門,為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后的統(tǒng)一王朝李氏朝鮮(1392~1910年)景福宮的正門,為三拱券磚石結構城門,喻“光照四方,教化四方”的之意,三毀四建,城門多次變更遷建,最后一次復建于2010年,位于城門舊址附近。
光化門始建于1395年(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910年(純宗宣統(tǒng)二年)日韓合并,朝鮮半島成為日本國領土。1926年,日本在景福宮光化門與勤政門之間建造朝鮮總督府大樓,宮殿大多建筑都相繼遭到拆除。
1995年韓國光復50周年之際,當局金泳三政府以恢復本國傳統(tǒng)文化,“清除日本統(tǒng)治時期象征”為由拆除總督府建筑,原址開始大規(guī)模復建景福宮及其附屬建筑,并由樸正熙手書光化門諺文匾額。
2010年8月,韓國再次復建的光化門,由原先所謂“去中國化”的諺文匾額又恢復為傳統(tǒng)的漢文牌匾??赐晔谞柟饣T簡介,接下來和重慶青年旅行社的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光化門歷史、光化門重建、光化門開放時間及光化門怎么去吧~ 光化門歷史
光化門是韓國的國門,光化門原本是石筑基壇上的木結構建筑,因其精巧的工藝、巧妙的結構及壯麗的外觀被認為是韓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門樓建筑之一,位居韓國五大宮門之首。本身的坎坷身世,就是韓國屈辱的血淚殖民歷史的最佳反映。
1395年,光化門作為始作為建與朝鮮王朝太祖時期的宮殿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最初被命名為四正門,世宗七年(1425年)更名“光化門”,取“光照四方,教化四方”的寓意。
日本殖民時期光化門被拆除,日本殖民者在光化門原址上修建了日本總督府。韓國擺脫日本殖民統(tǒng)治后,重新修建了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光化門,將原來的漢字匾額改為當時的韓國總統(tǒng)樸正熙用韓文題寫的“光化門”匾額。
16世紀末,日本武將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半島,光化門被焚毀。此后,直到1864年,光化門才得以重建。但沒過多少年,日本再度攻占朝鮮半島。
1910年,日本伊藤博文政府迫使朝鮮政府簽訂《日韓合并條約》,正式吞并朝鮮半島。在日本殖民統(tǒng)治時期,1926年,為修建殖民當局總督府,光化門被遷移到景福宮東門外。即便被遷址,也未能挽救光化門的命運。在1950年到1953年的朝鮮戰(zhàn)爭中,光化門再度被焚毀。
1968年,韓國樸正熙政府重建光化門,這次大量使用了鋼筋水泥等材料,與史料記載的以木質結構為主的光化門大相徑庭。重建地址比原址退后了十多米。樸正熙也手書了一塊光化門的匾額,但“光化門”三字是用韓文書寫。
2006年12月4日為恢復光化門的歷史原貌,韓國政府經過數年調查論證,啟動光化門重建工程,決定恢復木結構光化門,重新打造下落不明的木質匾額。在整個重修過程中,工程一直處于“閉門”狀態(tài),未對媒體和公眾開放。
這次復原的光化門牌匾,恢復歷史上的漢字牌匾傳統(tǒng)。用數字技術還原了1865年景福宮重建時的漢字字體。
光華門重建
2006年,經過數年的調查論證,韓國政府正式啟動了光化門的重建工程——拆除鋼筋水泥結構的光化門,并在其以南14.5米、以西10.9米的位置上用木材復原光化門。并用數字技術還原了1865年景福宮重建時的漢字字體牌匾,恢復了歷史的原貌。
2010年8月15日,日本二戰(zhàn)投降65周年紀念日。韓國光化門在首都首爾揭牌,由此掀開了韓國光復65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
光化門是韓國人心目中的“國門”,經歷了多次戰(zhàn)亂,一次遷移,兩度被毀,三度重建。時隔84年,這道被稱為“韓國人心頭傷口”的大門重見天日,令老一輩的韓國民眾唏噓不已。
新建成的光化門恢弘大氣,無論是彩繪的門樓牌匾、寬達8米的月臺前階,還是屋檐的獸雕、栱包都復原得惟妙惟肖。
3個虹霓門,中間的虹霓門供國王通行,其頂棚畫有一對象征著國王和王妃的鳳凰,左側的虹霓門畫有北部守護神玄武,而右側的虹霓門則畫有一對麒麟。據悉,整個光化門的重建共耗資300億韓元,費時4年之久。
光華門開放時間
光華門開放時間一年有兩個:3月-10月開放時間為9:00-18:00,17:00之前可入場(5月-8月期間營業(yè)時間延長至19:00),周二休息;11月-次年2月開放時間為9:00-17:00,16:00之前可入場,周二休息;為了保護文物和游客的安全,觀覽時間可能會有所變動,具體時間以景區(qū)公示為準。
光華門怎么去
光華門位于首爾鐘路區(qū)世宗路,位于首爾市中心,所以到達這里的交通還是比較便利的,搭乘地鐵5號線,光華門站下車,2號出口出來后直行即可到達。搭乘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下車,5號出口出來后即可到達。
以上就是重慶青年旅行社的小編為大家?guī)淼氖谞柟饣T的相關旅游信息。到首爾旅游時,如果準備到景福宮參觀的朋友可以選擇從光華門入內參觀~ 重慶到首爾旅游http://www.cap68.com/xianlu/shouer